- 四川仁壽:奮楫揚帆譜新篇 構建現代鄉村治理新格局
- 信息來源: | 更新時間:2023-03-09 | 閱讀量:223次
“高疇新雨足,布谷喚春耕?!痹绱喝?,田間地頭,勤勞的仁壽人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耕耘。
與田間同樣熱鬧的是,村民日常生活中更頻繁地討論到一些新詞:“黨建大院”、“三園”、紅黑榜、道德超市……這些都是與鄉村治理息息相關的變化。
鄉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單元,鄉村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仁壽縣不斷探索,打通鄉村治理“神經末梢”,形成多層次、立體式的鄉村治理體系,全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 厚植治理“根系”
近日,仁壽縣虞丞鄉同意村周家榜“黨建大院”頻繁迎來圍坐議事的村民,大家就春耕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商量方案。
周家榜“黨建大院”是虞丞鄉第一個投入使用的“黨建大院”,由當地群眾將閑置的部分房屋改造而來。隨后,虞丞鄉的基層黨員、鄉賢、中心戶也紛紛把自己的家作為片區群眾的活動陣地和黨組織的活動陣地。如今,“黨建大院”已然成為當地基層治理中服務群眾的“新陣地”。
為推動大院微治由“暫時管”向“長久治”轉變,每個“黨建大院”還要從品行修養好、群眾威望高、能力意愿強、奉獻意識強的優秀黨員、鄉賢、中心戶中推選出“大院管家”,負責院落的會議組織、日常管理、政策宣傳、民情收集、民事代辦、矛盾化解等工作,確?!霸簝仁掠腥斯堋?。
將治理單元延伸到農家大院,仁壽縣依托“溝灣片坳店”傳統院落布局,將各村(居)民小組劃分為N個小微網格組團,統一命名為“黨建大院”,構建起“鄉鎮(街道)(大網格)—村(社區)(中網格)—村(居)民小組(小網格)—黨建大院(微網格)”治理架構。
堅持黨建引領,厚植治理“根系”?!包h建大院”只是仁壽縣不斷鞏固提升黨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走出鄉村善治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縣還不斷優機制強堡壘,健全村(社區)黨組織運行經費保障機制,依托產業鏈單建、城鄉結對共建、村社聯建組建產業型黨組織,助力產業集群發展。推行“黨總支+集體聯合社+公司+農戶”、村村聯建、企業引領等模式,培育家庭農場1800余家、新型職業農民和經理人1900多名。圍繞農資租賃配送等生產性服務及快遞等生活性服務,引導小農戶、小業主通過增資入股、經營分紅、技術分成等方式,組建專合社等組織966個,創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8個。
改善人居環境 培育文明“沃土”
一墻一文化、一步一風景。走進方家鎮太平村,只見精美的文化墻與整潔的道路、雅致的小菜園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美麗、生動的鄉村畫卷。
“我在柵欄邊上種的玫瑰花馬上就要開花了,到時候我的小園子會更好看!”太平村4組村民熊子江說。
為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圍繞旅游牽引、產業升級、全域振興的目標,2022年,仁壽縣方家鎮以花園、菜園、果園“三園”建設為切入點,全力推進村容村貌美化工作,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近年來,仁壽通過以解難事、解民憂為著力點,瞄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移風易俗涵養文明鄉風等方面,靶向突破鄉村治理方面的難題,探索出一條鄉村善治之路。
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入開展農村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健全迅速處置機制、年度考核機制,確保設施有人修、有錢修、及時修,糞污有人抽、有去向。
多元共治探索鄉村治理之路。圍繞加強“6+66”片區黨組織建設,成立鎮級片區聯合黨委6個,成立村級片區聯合黨組織66個。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街道、社區聯合建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區域黨委”,建立區域聯席會議制度,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累計投入1.8億元打造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21個,全覆蓋建立鎮村便民服務中心,為民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提煉發布《仁壽縣新時代文明鄉風——“三牢記八倡議”》,文明宣傳深入人心。深入實施群眾組織建設行動,充分發揮村(居)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文化理事會作用,整治農村天價彩禮、薄養厚葬、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在曹家鎮梨樹社區等村(社區)試點建設“文明義倉”,推行“以文明換積分、以服務換服務”新模式,通過“志愿+積分”形式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壯大集體經濟 澆灌幸?!盎ǘ洹?/span>
“今年,我們在菜花塢新建了涼亭和步道,還栽種了彩色油菜花,可以給游客一種全新的體驗?!庇质且荒暧筒嘶ㄩ_,漫步在金燦燦的油菜花海,青崗鄉盤龍村黨總支書記蔡兵談起了壯大集體經濟后村里的變化。
每年春天,景色優美的盤龍村會吸引很多游客,但怎樣留住游客卻成了當地亟需解決的難題。
據了解,2019年,盤龍村整合美麗鄉村項目資金250萬元,利用該村7組鄒家壩一閑置土地修建特色民宿。民宿主體修建完成后,村兩委與業主簽訂合同出租民宿,通過入股分紅的方式,村級集體經濟年分紅16萬元。
嘗到壯大集體經濟的“甜頭”,近年來,盤龍村緊抓利好政策,探索“農旅融合”新路徑,陸續打造新的集體經濟“增長極”,實現強村富民“加速跑”。
“集體經濟收入多了,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辈瘫榻B,2022年,村上的道路“煥然一新”,不僅安裝了500余盞路燈,還種植了很多美麗的花卉。同時,集體經濟收入還能用于幫助困難群眾。
2022年8月24日,在盤龍村舉行的村級集體經濟獎勵優秀學生發放儀式上,當地12名困難學生共累計獲得15000元助學金。
“用活村集體經濟收益,助力基層治理,群眾共享紅利?!鼻鄭忇l相關負責人表示,把村集體的部分收益用于社會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有利于形成向善向美的文明風氣,共建美好家園。
發展集體經濟,賦能鄉村治理。和盤龍村一樣,大化鎮龍門村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廣開思路、多措并舉,以“資源整合”為突破,以“產業融合”為路徑,大力探索農旅融合發展。以資產入股、項目入股為主,本村農戶入股、社會資本入股為輔的方式,合作與占地920畝的花澗小院合伙發展園藝、餐飲和民宿,積極拓展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共謀農旅融合,讓當地群眾享受到了發展帶來的“紅利”,在“大家園”里獲得更強的幸福感。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