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信息來源: | 更新時間:2023-03-01 | 閱讀量:652次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沁陽發展歷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發展環境、諸多風險挑戰交織,特別是洪澇災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的沖擊,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錨定“兩個確?!?,加快建設三城一區,統籌抓疫情防控、災后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總體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320.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90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45.19億元,增長3.5%;第三產業增加值155.54億元,增長4.2%。三次產業結構為6.2:45.3:48.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7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3.26%,比上年末提高0.73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7.36‰,人口死亡率6.61‰,自然增長率0.75‰。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7719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696人,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088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43人。開展創業培訓810人,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6245人,高技能人才培養90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5%。其中,交通和通信類上漲2.0%,醫療保健類上漲0.8%,居住類上漲0.4%,食品煙酒類上漲0.3%,衣著類上漲0.1%,教育文化和娛樂類、生活用品及服務類與上年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0.4%。
全年全口徑財政總收入32.80億元,比上年增長2.1%。地方財政收入24.07億元,比上年下降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5億元,比上年增長2%。其中,稅收收入12.86億元,增長0.5%,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0.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38億元,比上年下降8.9%。
二、農業
全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67.77萬畝。其中,夏糧種植面積 34.36萬畝,秋糧種植面積33.41萬畝。
全年全市糧食總產量30.61萬噸,比上年減少4.02萬噸,減產11.6%。其中,夏糧產量18.10萬噸,增產0.6%;秋糧產量12.51萬噸,減產24.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市工業增加值128.8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7.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9%。
全年全市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33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6.85億元,同比增長9.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4.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48.3%;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0.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2.6%?;A設施投資增長20.8%,工業投資下降10.5%,民間投資增長8.6%。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4.1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商品房銷售面積39.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3%。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3.99億元,比上年增長7.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46億元,增長5.9%。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02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3.76億元,增長6.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26億元,增長4.8%。按行業統計,批發業零售額47.46億元,增長6.2%;零售業零售額45.74億元,增長5.8%;住宿業零售額9.38億元,增長6.1%;餐飲業零售額16.44億元,比上年增長6.8%。
六、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04.41億元,增長13.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85.34億元,比上年增長20.2%。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全市開工建設農村公路12.06公里,其中“白改黑”公路1.8公里。全市擁有城鄉班線26輛,新能源公交46輛。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為100%。
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238.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4.7公里。全年全市貨運量950.25萬噸,貨物周轉量54989.28萬噸公里,客運量30.39萬人,旅客周轉量16563.53萬人公里。
全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6.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4.9%。其中,接待國內游客176.2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64億元,增長59.0%。全市共有AA級旅游景區 2處,AAA級旅游景區1處, AAAAA級旅游景區1處。全市擁有具有獨立法人的旅行社3家。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21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學校、幼兒園 253所(含民辦),招生21067人,在校生90387人,畢業生23569人。其中,職業中專4所,招生1508人,在校生4696人,畢業生1621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3754人,在校生12434人,畢業生4385人;普通初中30所,招生5901人,在校生17298人,畢業生5616人;普通小學118所,招生5840人,在校生36199人,畢業生5764人。2021年全市參加普通高考學生5266人(含藝術體育類考生1038人),比上年增282人,其中,普通類考生4228人(不含藝術體育類考生)。2019年高中階段學生毛入學率為 94.5%。
全年全市共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家。截止2021年底全市共有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共有焦作市科學技術獎16項。2021年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項,其中,列入焦作市級9項。2011年至2021年底共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04項,其中,列入國家級計劃2項,省級計劃36項,焦作市級計劃176項。2021年共授權專利483件,年末在有效期內授權發明專利122件。全年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4家,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2家。
九、文化、衛生
年末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紀念館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2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項,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項。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35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3個,衛生機構6個,鄉鎮衛生院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精神衛生醫院1個,民營醫院4個,村衛生室357個,門診部(診所)48個。市、鄉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編制1871人,在編人數1271人。其中,高級職稱151人,中級職稱370人,初級職稱600人。村衛生室共有村醫459人。全市共有床位1954張。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6元, 比上年增長6.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1元,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0元,增長8.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54,比上年縮小0.03。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190元,比上年增長12.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811元,增長10.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591元,增長12.9%。
年末在職企業養老保險參保職工34867人,失業保險參保27479人,工傷保險參保40623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38907人。
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2538人,參加生育保險27196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10969人。資助困難群眾參保20286人次,救助參保資金156萬元。救助群眾10099人次,發放救助資金582萬元。其中:住院醫療救助5437人次,資金506萬元;門診救助4662人次,資金76萬元。
全年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56戶1952人,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15.8萬元。全市享受農村低保7222戶11940人,發放農村低保金2749.9萬元。全年救助農村五保(特困)對象879人,發放資金691.2萬元,全年臨時救助困難群眾355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00.9萬元。全市共有敬老院30所,床位達486張,入住292人。全市共有社區服務中心339所,其中農村307所,城市32所。全市共有307個村委會,32個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數162家。
十一、資源與環境
全年全市共造林6195畝。其中,山區生態林1390畝,種苗花卉4271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103395畝。
全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16天,比上年增加23天。PM10平均濃度為8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微克/立方米。
注: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未作機械調整,存在總計和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 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等相關指標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三次產業劃分標準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剔除國際組織)。
4.資料來源:本公報中勞動就業、財政、金融、交通、旅游、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資源環境等數據由相應部門提供;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